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武汉市中小学校安全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05:10:45  浏览:80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武汉市中小学校安全条例

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


武汉市中小学校安全条例


(2011年5月25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11年8月3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中小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和处理学校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中小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称学校)。

  本条例所称学校安全是指学校校园、学校周边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的安全。

  第三条 学校安全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并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保障学校安全。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按照本条例关于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管理职责的规定,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学校安全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负责辖区内的学校安全工作。

  第五条 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以下称教育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工作,应当设立或者明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指导、监督学校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协调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学校的安全工作。

  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新闻出版、城管、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规划、土地、房管、水务、司法行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学校安全相关工作。

  第六条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对学生负有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觉接受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学校可以组织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监督、协助学校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支持政府和学校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第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和学校举办者应当依法保障学校安全所需经费。

  学校不得以保障安全为由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学校周边安全


  第九条 生产、经营、储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其他危险品以及设置高压设施设备的,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本省、市规定与学校保持安全距离并符合安全规范。

  学校周边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的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市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 规划、土地、水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学校周边山体、水流状况,发现影响学校建(构)筑物、活动场所、通道等使用安全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或者学校发出禁止使用、通行或者设置防护设施的通知。有关部门或者学校应当按照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公安机关应当在禁止游泳区域设置禁止游泳标志。水务部门应当督促有关单位对江河湖泊的岸线、堤防进行安全巡查和加强日常管理,在其他易发生学生溺水地段的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对学校周边在建工程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安全隐患,依法及时督促建设单位予以整改。

  城管部门负责学校周边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

  燃气、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等设置有地下管网检修井口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学校周边地下管网、井盖的巡查、检修和安全防范工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学校周边的治安、交通巡逻,在学校周边设置学校标志牌和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或者人行横道信号灯。

  学校位于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或者交通繁忙路段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安排警力,维护学校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

  第十二条 文化部门应当依法禁止在学校周边二百米范围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第十三条 新闻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城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学校周边有关经营场所和流动商贩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出售非法出版物、假冒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和无证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发现学校周边存在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形或者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 校园和校外活动安全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建立下列安全工作制度:

  (一)安全教育、宣传、检查制度;

  (二)安全保卫制度;

  (三)突发事件及其他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理制度;

  (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制度;

  (五)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六)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七)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应急处理制度;

  (八)消防和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九)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十)其他安全工作制度。

  为学生提供住宿的学校,应当制定住宿安全制度。

  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应当制定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规定设立安全保卫机构或者配备相应的安全保卫人员。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或者安全保卫人员应当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制度,维护学校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学生、教职员工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应当与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内部治安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学校治安隐患,依法处理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侵害学生、教职员工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学校提供安全保卫服务的单位和人员应当符合国务院《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

  第十七条 学校教职员工有下列维护学校安全的职责:

  (一)发现学生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及时制止并向学校报告;

  (二)发现学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管制刀具和其他危险物品的,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向学校和公安机关报告;

  (三)发现其他危及学生、教职员工安全的行为或者安全隐患的,及时制止并向学校报告。

  第十八条 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有侮辱、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伤害学生的行为。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在学校门口安装安全视频设施,并实施联网监控。

  学校应当在校内安装安全视频设施,有条件的,与公安机关实施联网监控。

  市教育部门应当制定具体办法,指导学校安装、使用校内安全视频设施。

  第二十条 建设校舍及校内其他建(构)筑物,应当符合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未通过验收和备案的,不得投入使用。

  学校应当定期对校舍及校内其他建(构)筑物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维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其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学校应当在教室、走道、楼梯口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指示牌和应急照明装置等防护设施。安全出口、通道应当保持畅通,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群,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在容易发生拥挤的通道和时段,学校应当安排专人引导学生有序通过。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指导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督促学校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每学期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记录检查、维护情况。

  学校购买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应当具备相关质量安全合格证明。学校的特种设备、特殊训练场地、器械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并建立专项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学校配置、使用和管理校车,应当符合《湖北省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保障学生乘坐安全。

  第二十四条 教育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教学所用的辐射材料、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器具和有毒有害废弃物制定管理技术规范,指导学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对教学所用的辐射材料、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器具等应当标注明显标识,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对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实行统一收集、分类贮存,并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

  除法定情形外,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者动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枪支、器具(刀具)带进学校。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合法经营者生产、销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用品。

  校内设立的食堂、商店等经营场所应当依法办理相关证照,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饮用水和用品。食堂从业人员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卫生专业人员或者保健教师、医疗用品。

  学校发现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立即作出相应处理,并向学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校采取疾病控制措施时,学校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七条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验、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或者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事先告知学生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指导学生安全操作,确保学生安全。

  学校应当将教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张贴在实验室显著位置,教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由市教育部门统一制定。

  第二十八条 学校组织文艺、体育、庆典等大型活动,应当申明纪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进出活动场所的顺序,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第二十九条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应当制定安全预案,配备救护医疗用品,安排相应人员进行全程陪护和管理。

  学校组织大型集体外出活动,应当按照规定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备案,并提前书面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维护学校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

  第三十条 学生应当到校而未到校或者参加校外活动未按时到达指定集合地点的,学校应当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监护人应当进行相应处理,并向学校反馈情况。

  学生需要提前离校或者离开校外活动队伍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经监护人、班主任或者其他学校指定人员的同意。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实行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

  学生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应当如实告知学校;学校应当给予关注和照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生理、心理异常或者突发疾病的,应当及时处理并通知学生监护人。

  第三十二条 对经医疗机构确认患有疾病,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教职员工,学校应当采取离岗治疗、调整工作岗位等必要措施。


第四章 安全教育和事故处置


  第三十三条 教育部门应当将安全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指导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交通、消防、食品安全、溺水预防、疾病预防控制、避灾避险等。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安全教育计划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安全防范和安全保护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十五条 学校和学生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卫生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障碍,防止自伤、自残、他伤事故的发生。

  学校应当按照规定设立心理咨询室或者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辅导员,开展学生精神卫生咨询辅导。

  第三十六条 市教育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学校应当按照统一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火灾、地震、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每学期应当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和人身安全防范技能演练。

  第三十七条 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当立即组织学生避险自救,并按照应急预案实施停课、疏散、抢险、救助、善后处理等措施。

  发生突发事件,学校教职员工应当优先救护学生。

  第三十八条 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通知学生监护人,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学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学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指导学校进行应急处置,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三十九条 发生学校安全事故,学校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情形严重的,由学校所在地区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学校、保险机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代理人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家长委员会应当推选代表参加调查。

  调查组应当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交调查报告。依法需要检验、检疫、鉴定或者侦查等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第四十条 学生在学校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受到人身损害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认定责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是指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所规定的职责。

  第四十一条 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赔偿,学校、学生的监护人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自行协商;

  (二)向学校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三)向学校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申请调解;

  (四)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二条 学校、学生的监护人自愿申请调解的,学校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调解工作;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三条 在学生人身损害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侮辱、殴打、恐吓、扣留教职员工、学生及其监护人或者事故处理人员;

  (二)侵占、损毁学校建筑和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及其他财产;

  (三)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

  (四)其他妨碍、影响事故调查处理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学校应当为学生办理人身伤害保险,所需经费纳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障。

  提倡学生监护人自愿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学校应当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提供便利。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及教职员工不得从中谋取利益。

  第四十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学生人身损害赔偿事故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不得向学生筹集。具体办法,由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未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学校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由学校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造成重大或者特大伤亡事故的,学校法定代表人、学校安全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学校管理事务;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安全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教职员工有侮辱、体罚、变相体罚等伤害学生行为的,或者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学校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侮辱、殴打学生、教职员工,干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所称学校周边,是指国家和本省、市规定的应当与学校保持安全距离的区域,没有规定的,指距离学校红线二百米以内的区域。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通常的讲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利益结构调整,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越来越隐蔽,越来越智能化,游离在罪与非罪的边缘,打法律的擦边球,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给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提出了不少问题,制造了不小的难度。检察机关在查办涉农职务犯罪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的法律适用,严厉打击涉农职务犯罪,公平公正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最准确最正确将法律规范适用到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来,让矛盾以最合适的方式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必须深刻领会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内涵。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是指检察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职权和程序,依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准确的、正确的、智慧的检察执法办案方式方法,运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并作出明确适用结果的司法活动,从而有力的打击涉农职务犯罪,最大限度的体现法律的公正公平的真谛,最大限度的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从中可以看出,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具有公正性、公平性、准确性、正确性、科学性、智慧性、技巧性等特征。如何才能牢牢把握科学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内涵呢?我们必须要把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置身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中去定位和思考,并结合法律的本质和当前农村社会形势,体会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内涵。法律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检察机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进行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实现善良和公正的过程,法律适用不是机械的、冰冷的、无情的、麻木的。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法学家爱德华柯克说过:“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掌握。”检察官查办涉农职务犯罪进行法律适用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智慧创造性活动。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法律适用被称为平衡的高超艺术,科学、公平、公正、正确、准确地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从来都是需要检察官的集体智慧,高超的办案艺术,灵活的办案技巧。面对纷繁杂乱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在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看出,现实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很难覆盖隐蔽、复杂、多变的涉农职务犯罪行为。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的基础工作理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执法主题,要求检察机关在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过程中,能够敏锐的洞察到农村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以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呼声,在当前法律规范的前提下,科学的、智慧的、公正的、技巧的进行法律适用,和谐解决农村社会矛盾,有力打击涉农职务犯罪,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所谓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本质内涵,就是要探求具有创造性、智慧性、技巧性对解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方式方法,追求最佳办案效果,切实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的真谛。这无疑给检察官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因为科学的、智慧的运用法律等知识的技巧性远远复杂于知道、了解法律条文,它融合了检察官的智慧、经验、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是一种高超的检察执法办案能力的体现,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并以很强的悟性作保证才能的达到。
如今农民一说起检察机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其往往想到的是冰冷冷的法言法语和刚性极强的法律条文,其时科学的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是美与和谐的有机统一。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吴经熊指出:“法律的最高理想是正义,正义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目的,以美为本质。执法者必须以自己的智慧和眼光去仔细衡量,然后才可以求得理想的公平。”由于法律的真谛是追求真善美,实现公平与正义。所以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科学的、智慧的、创造美与幸福,体现善良与公平,惩恶扬善,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促进农村文化、经济进步的过程。无论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还是打击涉农职务犯罪,无不体现这一过程。正因为如此,决定了检察机关不是简单适用法律的来料加工工厂,检察官不是直接套用法律条文的粗加工工人,更不是套用法律逻辑的车间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评价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的标准,不仅仅是对与错,如果检察官仅仅像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一样制造合格品,那么其法律适用的结果必然是冰冷的,缺乏人性化和理性化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如果如此,不一定会让人对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结果或决定产生尊重和认可,这样势必不能得到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的情感认同。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 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也决定了我国历来讲求法、情、理地统一,与西方国家风行的“只服从法律”的司法理念不同,早在我国宋代,司法官段按时就要求既要准确把握当事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断案,又要斟酌案件的实际情况,追求天理、国法、人情互为圆融的和谐境界。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内,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如何摆正公理、国法、人情之间的关系,对于检察官而言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检察官的智慧和技巧。目前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触点多,燃点低,法律适用难度大,这就给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有些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认定犯罪事实清楚,采用法律也正确,但法律适用过程与社会公认的人情事理有一定差距,导致所作出的结果或决定不具有合理性,没有完全体现出法律的真谛,致使广大农民、举报人、犯罪嫌疑人都不满意,涉检访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除证据缺失或不力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是检察官基于自身的原因,不了解社情民意,没有掌握法律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智慧的适用法律的技巧方法,导致适用结果或决定缺乏合理性、合情性,背离了法律的价值。合情、合理、合法是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结果或决定的真义,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不仅仅需要合法性,也需要合理性、合情性。如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度,陪审员都是法律的外行,他们适用法律就是依据人们对人情理地理解和生活经验,再附上法律上的根据,作出有罪无罪的判断,这就使法律适用结果做到了合情、合理、合法。我国当前农村有着特殊的环境和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封建思想还有残余,检察官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中,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和结合点,要在法律规范之内,社情常理之中,找到解决法律适用所存在困难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作出合情、合理、合法的法律适用决定,获得最和谐的办案效果。这就需要检察官要牢牢把握法律的真谛,切实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执法理念,认真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科学的技巧,具有创造性解决在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定兴县人民检察院 王腾飞)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巴府办发[2009]6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

《巴中市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二届四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九月十日









巴中市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切实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行政调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属于本机关行政职权管辖范围内的纠纷,通过耐心的说服、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 本市范围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开展行政调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行政调解的范围:

(一)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与行政管理职权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二)上级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纠纷进行调解。

第五条 行政调解工作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充分尊重各方当事人意愿,将自愿贯穿于调解的全过程。

(二)依法处理原则。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发现职权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纠纷,应尽量说服当事人接受行政调解,及时组织调解。对不属于行政调解范畴的纠纷以及经行政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纠纷,行政机关应及时告知救济渠道或作出处理决定。

(四)公开公正原则。行政机关不得偏向任何一方,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外的行政调解活动一律公开进行。

第六条 在行政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

(二)申请有关行政调解人员回避。

(三)表达真实意愿。

(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七条 在行政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以下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二)遵守调解规则。

(三)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四)自觉履行调解协议。

第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行政调解室,确定行政调解协调机构和行政调解人员,并在办公场所适当位置公布调解人员名单。



第二章 行政调解的启动



第九条 行政机关调解矛盾纠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调解对象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二)该矛盾纠纷与该机关行政职权有关。

(三)该矛盾纠纷具有可调解性。

第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主动调解矛盾纠纷,在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及时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并告知各方当事人。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当事人申请行政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收到行政调解申请后,应当认真审查有关材料,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并及时告知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不同意行政调解,或者虽然同意行政调解,但不属于行政调解范畴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解决纠纷的渠道。在未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前,矛盾有可能激化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缓解疏导措施。

第十三条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办理;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机关对管辖权产生争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指定管辖。

第十四条 行政调解程序启动后,调解人员应当提前将行政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三章 行政调解的进行



第十五条 对重大复杂的争议案件,行政机关应当指定3名调解人员组成调解庭进行调解,并指定一人主持行政调解,必要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直接主持;其他争议案件,由当事人选择调解人员或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调解人员进行行政调解。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专业人才或者其他个人参加,被邀请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支持。有重大影响和涉及全局的矛盾纠纷,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共同做好行政调解工作。

第十七条 调解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纠纷处理的。

当事人发现调解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调解人员认为自己不宜调解本纠纷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

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调解人员的回避。

第十八条 行政调解开始时,调解人员应当宣布行政调解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宣布行政调解人、记录人的身份,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

第十九条 行政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出证明事实的证据,并对所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负责。调解人员依据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本行政机关在行政调解过程中收集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充分尊重当事人意见,找准纠纷的焦点和各方利益的连结点,提出调解方案,促成当事人达成行政调解协议。

第二十条 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各方当事人签订行政调解协议书。行政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行政调解协议书一般应载明以下事项

(一)各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争议的案由及主要情况;

(三)各方当事人协议的内容和调解结果;

(四)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五)当事人签名、调解人员签名。

行政调解协议书由各方当事人分别保留一份,行政机关存档一份。

第二十一条 经行政机关调解达成的行政调解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达成行政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或者经行政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终止行政调解,依法直接作出处理决定或告知当事人寻求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法定救济渠道解决纠纷。

第二十二条 争议涉及第三人的,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调解结果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征得第三人同意,第三人不同意的,终止行政调解。

第二十三条 行政调解应当自启动之日起二个月内终结。遇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二十四条 行政调解案件要按年、月、日归档编号,档案材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做到一案一档。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调解时,需要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合的,可以向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发出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接到行政机关邀请后,应当指派调解员配合行政机关开展调解。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调解时,需要行政机关配合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积极配合。



第四章 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应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行政调解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调解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职责,贻误纠纷调处时机,造成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由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调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行政调解工作由各级行政机关负责,市、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市、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行政调解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巴中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