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口市关于加快开发区电信通信建设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7:16:10  浏览:88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口市关于加快开发区电信通信建设的规定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海口市关于加快开发区电信通信建设的规定
海口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快本市开发区的电信通信建设步伐,确保开发区对电信通信的需求,促进开发区建设,根据国家邮电部、建设部邮部联[1992]488号文件精神及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关于电信通信建设规划。
(一)各开发区必须将电信通信建设纳入本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制订必须有市电信部门参加,开发建设规划应有电信部门会签;
(二)各开发区电信建设发展实施计划,包括电信局所、营业网点、网络设备和电信管线,由市电信部门根据各开发区的规划要求委托具备资格的设计规划单位制订。
开发区应当将电信局所、营业网点和电信管线列入公建、市政配套范围。
第三条 关于电信通信建设要求和标准。
(一)所有道路建设的同时应当预埋电信通信所需的管道和建设引上设备;
(二)新建建筑(五层以上)在土建施工的同时应当进行配套的通信管线建设;设计时安排电话线路交接架间和楼内电话布线,各单元的厅(室)均应当安装室内电话布线和电话插座;多层建筑应当预设竖向电话管道,设立分线箱,每户预留过墙管,底层应当设置五平方米至八平方米
的电话线路交接架间;
(三)一百户以上的多层建筑群应当设置公用电话设备;
(四)开发区内应当根据规划设置电信服务点,服务半径为半公里;
(五)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应当包括通信设施设计,其设计应当符合通信设计标准,会审时电信部门必须参与审核;建设项目竣工后,通信设施列入验收项目,由电信部门参与验收;
(六)电信局所的设计标准、电信管线的建设标准由市电信部门按照国家邮电部有关规定和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拟订。
第四条 关于建设投资。
开发区内电信通信设施的建设投资根据“条块结合、分层负责”的原则,由电信部门、开发区建设单位和用户共同承担。
(一)交换机设备和配套的长途通信设备的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电信部门通过向用户收取电话初装费的方式解决;为筹措资金,加快建设,经开发区与电信部门协商可以由开发区向电信部门提供贷款作为建设资金,电信部门在回收初装费时分期偿还贷款;
(二)开发区内道路的配套电信管道建设投资由各开发区建设单位承担;
(三)建筑物所有的配套通信设施的建设资金由建筑物建设单位承担;
(四)电信基本营业区外的开发区,若开发区内无电话交换机设备,该开发区与电信部门主干线路连接的通信管道、电缆建设由开发区与电信部门协商解决。
第五条 根据开发区通信建设的需要,必须在开发区内建设电信局、所时,开发区应当根据规划本着优先、优惠及有利于电信网络合理布局的原则为电信部门提供建设局、所(包括配套的生活场所)所需的用地。
开发区内未设备电信局、所的地方,各开发区应当根据规划,优先安排营业服务网点所,具体由电信部门和开发区协商解决。
涉及电信设施占地、征地时,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优先安排解决。
第六条 开发区内的用户小交换机设备及楼房内部的用户线路产权归投资方,维护工作由产权方负责,产权方亦可委托电信部门代维并交付代维费;其余所有通信设施产权属电信部门,其维修管理由电信部门负责。
第七条 本市包括开发区在内的电信通信事务统一由市电信局负责管理。市电信局应当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各开发区的通信业务(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为各开发区服务。
开发区内的主要电信通信业务由国家统一经营,任何单位、个人未经电信部门许可,不得私自经营电信通信业务。
第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内所有的开发区。各种工业区、商住小区、别墅区及旧城区的改造等可以参照执行。
本规定有关建筑物的通信建设规定亦适用于开发区外的建筑物。
第九条 本规定由海口市电信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2年12月3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武汉道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武汉道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8年1月19日  证监发字[1998]6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武汉道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发行方案已经我会证

监发字[1998]5号文批准,请你所按照我会证监发字[1996]169号和423号文

的有关要求,组织好此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发行要先验资后配号,对申购资金到

位情况要认真查实,凡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

按企业存款利率计息(3天)部分归发行公司所有,其余部分存入交易所设置的专

户。发行申购后1 个工作日内,请你所将发行情况反馈表传真至我会发行部;7

个工作日内,请将发行申购、冻结资金和认购中签明细的磁盘报至我会。未按时上

报有关发行资料的发行公司不予安排上市。



关于大力精简文件,严格控制会议的若干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精简文件,严格控制会议的若干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全国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精简文件,控制会议,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特作如下规定:
一、省政府机关必须把精简文件、控制会议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省政府及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实施细则》,坚决克服单纯依靠文件、会议指导工作的官僚主义、文
牍主义作风,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多做实事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扎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大刀阔斧地精简文件,控制会议。要严格执行黑政办发〔1987〕56号、黑政发〔1988〕15号和黑发〔1986〕8号文件的规定,坚持从全局出发,讲求实效,照章办事,严格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制,彻底解决“文山、会海”的问题,积级推进政府机关工作的规范化
、制度化、科学化建设。
三、努力提高省政府文件的思想性、指导性、政策性和权威性。以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文件,其内容主要是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发布全省性重大方针政策、行政法规;转发上级重要文件、电报;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决定事项
需要行文的;需要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请示国务院或国家有关部委解决的问题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
四、坚决控制重复行文和不必要的行文。省政府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稿,不再发文件,需要印发的,由会议主办单位印发;各种会议情况报告、会议纪要(不含省政府办公厅《协调纪要》),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不予批转,确需印发的,由主办单位行文;凡是可以刊登简报
或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的,不再发文件;能用口头和现代化手段解决的问题,不发文件;凡是会议已经部署的工作,一般不另行文;凡没有实行内容的例行公事的文件,一律不发。
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控制文件升级。政府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的业务性工作需要行文的,一律由业务主管部门自行行文;涉及几个部门分管的具体业务工作,由有关部门联合行文;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各种专业会议,一律由主办单位发会议通知;成立各种领导小组或调整领

导小组成员,统由省编委行文;省直各部门向国家归口部委请示、报告工作,由各部门直接行文上报;各种报刊的征订工作,一律由主办单位自行发文;各部门启用公章,可引用批准机关的批文自行行文;临时机构需要行文的事宜,经请示省政府主管领导同志同意,由主办部门行文。
六、不准越级行文。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黑政办发〔1990〕3号文件的规定,严格按照行文规则和公文处理程序办事。县(包括县级市)级政府和基层企事业单位请示解决的问题,应按隶属关系报所在行署、市政府,不要直接报送省政府;各级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对下
(包括同级)发出的公文、电报,除内容重要需上级了解或按规定应报上级备案的以外,一般不要抄报省政府或省政府领导同志。今后,除紧急重大事件、突发性重大灾害可越级报告情况外,在正常情况下不准越级行文。
七、认真清理、精简各类简报。各行署、市、县政府只能办一种简报,省直除综合部门外,也只办一种简报,并努力提高质量,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未经省政府办公厅批准,擅自办的简报,要一律停办。简报的印发范围要严格控制,一般不要直接报送领导个人和无关单位。
八、必须按照公文处理程序办事。各地、各部门上报省政府的公文,一律按规定份数报送省政府办公厅文电处,不要直接报送领导同志个人;各部门代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撰拟的文稿,部门领导要严格审核、把关,保证文稿质量。文稿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拟稿部门负责与有关部
门协商、会签,形成一致意见后再上报。对不符合公文处理规则的公文,省政府办公厅不予受理。
九、坚决压缩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用文件或电话、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指导工作的,就不要开会;上级召开会议后,下级不一定层层仿照开会;应由部门召开的专业性会议,一律不用省政府名义召开;除省政府直接召开的全省性重要会议外,一般只开到地、市、不
扩大到县;各条战线表彰会和单项工作表彰会要从严控制。
十、改进会风,讲求实效。经批准召开的会议,要保证会议质量,以解决问题为原则,提倡讲短话、开短会,少发或不发会议材料。今后,召开全省性会议的时间,原则上不准超过三天。各部门召开的专业性会议一般不要请地、市领导和省直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也不要会会都请省
政府领导出席、讲话。
十一、继续实行会议经费包干制度。会议经费实行全年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没有经费来源的,不准开会,也不得向基层转嫁或挤占其他经费。
十二、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省政府各部门召开会议时,必须提前半个月向省政府办公厅申报会议计划,包括会议内容、时间、人数、地点及经费来源和预算等,经批准后方可下达会议通知。经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召开的会议,主办部门也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十三、认真执行会议经费开支标准,严禁讲排场,图阔气,铺张浪费。一般会议不准住高级宾馆、高级房间。会议伙食补贴、交通费、文件印刷费等支出,不准超过规定标准。会议工作人员要压缩到最低限度。会议所在地的与会人员一般不在会内安排食宿。
十四、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省政府办公厅对各地、各部门精简文件、控制会议情况,应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把会议经费开支列为审计监督的内容,发现问题,认真处理。
十五、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对省政府及各部门执行上述规定,要积极支持,加强监督。并根据上述规定精神,制定本级政府机关精简文件,控制会议的具体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1990年4月27日